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浅谈如何写诗 热讯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6-28 06:21:23

古时候有一个商人得到了一颗绝美的宝珠,于是他用名贵的木材为宝珠打造了一个盒子,又用上等的香料、精致的玉坠、华丽的锦绣装扮,拿到市场上售卖。结果顾客把宝珠丢了出来,买下了这个盒子。

对故事中的商人来说,售卖宝珠才是目的,装载宝珠的盒子只是一个手段。他过于注重手段,反而没有达到目的。


(相关资料图)

写诗,务必要清楚什么才是写诗的主要目的?当我们看到了一处欢喜的美景,会用相机把它拍下来;当我们偶遇了一份感触的心情,会用文字把它记下来。诗就是文字的升华,我们以文字为盒子将名为心情的宝珠保存起来,抵御遗忘的侵蚀。写诗,是为了铭记。

如果只是为了写诗而写诗,只会像沐猴而冠的猴子一样虽然穿着人类的衣帽却没有作为人类的本质。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那么我们要如何学会写诗呢?正如打造盒子需要用到充足的木材、钉子、香料等原材料,绝美的宝珠却有市无价;同样,文字词藻的构造需要学识的积累与理解,一份感触的心情却可遇不可求。

在平时,我们多读书、多学习、多运用,为“盒子”积累下丰富的原材料,待到一次不经意间的触景生情就能邂逅属于自己的诗意。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就会像不锻炼的人迎来了机遇却没力气抓住,只能无可奈何地目送它溜走。

当我们为宝珠打造一个盒子,为灵感推敲一首诗词时,也不必刻意去营造一些华丽的词藻,否则只会像买椟还珠的商人一样弄巧成拙。对诗来说,文字的作用是承载诗意而非彰显文字本身,过于注重华丽和技巧只会喧宾夺主,能将心情完整传达出来的质朴方为合适。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论语•雍也》

比如说陈毅元帅这首诗,文字的运用简单而质朴,却让人心中触动,对诗中所述仿佛历历在目: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陈毅《赣南游击词•一九三六年夏》

又如明代志明和尚的诗作,诙谐有趣,将心情保鲜在诗中,几百年后的我们仍然能从中体会到淳朴的快乐:

鲜果千盘不要钱,枝头颗颗血红圆。

城中美味开行日,我与山童吃在先。

&

信心妈妈上山游,一句弥陀一个头。

磕到我前开钞袋,铜钱送与买香油。

&

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越叫越精神。

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志明《牛山四十屁》

最后用几首笔者个人的村作结尾吧,虽然格律不通,用词匮乏,但对本人来说都是即时记录的真实心情:

大滚阴霾透天光,重压灵骨人心慌。

瓢泼阵阵千层雾,顷刻云开万里苍。

——《记昨日傍晚雨》

阴绵瓢泼后,孤枝向天开。

风雨吹不落,终然被人摘。

——《雨后见艳花》

我奔跑在无人的小路上,

追一盏又一盏路灯的光。

盼路没有尽、天不会亮。

——《晚上跑步》

坐下,在路灯影里。

等一身汗凉,等一颗心冷。

——《跑步中途停歇》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